会计师事务所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所属部门(以下统称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开展对保管期满的审计档案的鉴定工作。经鉴定后,确需继续保存的审计档案应重新确定保管期限;不再具有保存价值且不涉及法律诉讼和民事纠纷的审计档案应当登记造册,经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或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后予以销毁。 会计师事务所销毁审计档案,应当由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销毁电子审计档案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派员监销。 25. 审计档案销毁决议或类似决议、审批文书和销毁清册(含销毁人、监销人签名等)应当长期保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审计档案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能。会计师事务所对执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审计业务资料,应当采用有效的存储格式和存储介质归档保存,建立健全防篡改机制,确保电子审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电子审计档案备份管理制度,定期对电子审计档案的保管情况、可读取状况等进行测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审计业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提高站位,把握审计定位,扎实有效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深刻领会把握坚持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要求,旗帜鲜明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要深刻领会把握依法审计的重要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专业财务审计要深刻领会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要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领会把握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的重要要求,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刻领会把握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7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税务局机关383名干部职工在市局机关、市局稽查局等6个考场参加了减税降费知识全员考试。为深化干部职工对减税降费政策及相关业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全局上下营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的浓厚氛围,常德市税务局党委将减税降费知识全员考试作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检验减税降费成效的重要一环。考试以简答题为主,内容涵盖个人所得税以及专项附加扣除、财行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019年减税降费新政及相关文件知识,试题政策性、实用性较强。所有参考人员均独立思考、认真作答。据悉,此前各县市区局也先后开展了减税降费全员考试。常德市税务局教育科科长朱明福表示,此次减税降费全员考试正值“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的关键阶段,是贯彻改革精神、推进改革落实的重要举措,通过考试,必将有效促进业务提高和业务融合,充分展现改革成效,有力促进减税降费落地生根。
一、审计服务是建立国家审计云平台。健全大数据采集系统、存储系统和管理系统,大数据采集系统负责从互联网、被审单位和审计机关内部采集和整理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负责采用非中心化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存储数据,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效果,降低直至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审计风险;管理系统负责优化和调度数据。二、审计服务是建立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借助大数据热点分析和预测技术,一定程度上自动浏览并发现互联网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和微信等资源每天加载大量数据中可能包含的诸多审计线索;将财政、税务、工商、社保等所有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信息导入系统,拓展数据分析方式,实现跨行业、多数据综合分析,动态梳政资金违规使用情况,采取预防提醒、跟踪预警、警示告诫等方式,实现准确定位,重点检查。三、审计服务是加强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提升数据的信息价值。加大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深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自动语。
预算执行中,市县级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监控机制,组织资金使用单位定期对预算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向本级财政和扶贫部门报送绩效目标执行监控结果。扶贫项目资金实际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市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监控结果应用,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予以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及时收回或暂缓拨付财政资金。 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市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及指标嵌入系统,市县级资金使用单位负责在线填报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并上传相关证明资料,省级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实时监控。年度预算执行终了,市县级有关部门应当组织资金使用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填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目标的分析原因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市县级有关部门应当将绩效自评结果及时报送本级财政和扶贫部门。市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审计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抽查。绩效自评结果和抽查结果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改进管理、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扶贫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