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实际问题,规范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的相关规定,我部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本通知要求编制2017年度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金融企业应当根据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性质和要求,比照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相应调整。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全市审计系统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审计干部队伍。要强化建设,善于从上谋划、推动工作,善于从上看问题、提建议,确保审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强化能力素质,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审计干部专业能力。要强化从严监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止滥用审计监督权。
审计服务底稿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对注册会计师来说,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对出具审计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一方面是为出具审计报告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另一方面是为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因此,山东涉税登记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1.按照审计涉税登记律师事务所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3.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做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税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众多与税务政策打交道的会计人看来,目前我国税收种类繁多,税收政策变化频繁的现状是其工作的难点之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税务管理就越发重要,而税收政策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税法所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各项税收法规。可以说,会计人对税法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这个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和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而用友税务通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设计的。它是一款智能化的、集财税政策查询、财税问题咨询解答功能于一体的专家系统,是为纳税人提供的一个法规、政策有效、使用简单、查询方便的有用户使用后这样评价用友税务通,“这款软件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比较新的税务法规、政策信息,降低了税收实体成本,同时帮助企业有效地调整内部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资源配置,发挥税收调节生产、分配、消费的职能作用,更能帮助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促产增收。”对此,瞿剑川认为,税务软件从会计人的工作便利角度切入研发是一。
审计工作底稿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但是,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控制,以达到下列目的:使审计工作底稿清晰的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这对了解整个审计工作的轨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尤其在项目组成员共享信息或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其他成员时,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改动审计工作底稿。如果没有设计相应的授权控制,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审计工作底稿,则极有可能发生串通舞弊的风险。允许项目组和其他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准则中要求审计工作底稿能够反映注册会计师整个审计过程,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所有相关审计证据、职业判断、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等都要纳入到审计工作底稿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工作底稿并不能代替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二者是不同的证据。
在记录审计过程时应当注意,对某一具体项目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具有独特性。如在记录被审计单位订购单时,订购单的日期和编号通常具有独特性,可作为其识别特征。但如果只将日期作为识别特征,那么可能会对应多个凭证,这种识别特征的选取是不适当的。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不一致的情况在审计实务中,有时会出现针对重大事项注册会计师结论不一致的情况,这时要将整个审计过程记录到工作底稿中,具体包括:注册会计师针对该信息执行的审计程序;项目组成员对某事项的职业判断不同而向专门技术部门的咨询情况;项目组成员和被咨询人员的不同意见的解决情况审计服务底稿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对注册会计师来说,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对出具审计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一方面是为出具审计报告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另一方面是为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因此,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做出的重大职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