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指出,审计服务工作很重要,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规范管理、堵塞漏洞,审计队伍同样很重要、很管用,怎么用好是关键。并对审计工作提出七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提高站位。二是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理顺体制对接工作。三是加强审计工作的统筹,抓好审计资源整合。四是强化审计工作创新,实现科技兴审。五是不断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政府效能提升。六是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及时提示风险、堵塞漏洞。七是要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特别能战斗的要求,加强对审计队伍的管理,做到严管厚爱。
审计工作底稿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但是,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控制,以达到下列目的:使审计工作底稿清晰的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这对了解整个审计工作的轨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尤其在项目组成员共享信息或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其他成员时,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改动审计工作底稿。如果没有设计相应的授权控制,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审计工作底稿,则极有可能发生串通舞弊的风险。允许项目组和其他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准则中要求审计工作底稿能够反映注册会计师整个审计过程,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所有相关审计证据、职业判断、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等都要纳入到审计工作底稿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工作底稿并不能代替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二者是不同的证据。
全市审计机关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和方式方法,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在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见实效,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聚焦重大政策落实、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有效发挥审计对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在提升审计监督的质量效率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强工作统筹,推进科技强审,严格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在发挥“治已病、防未病”功能和作用上下功夫见实效,把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起来,加强审计整改、结果运用、追责问责,促进领导干部守纪守规,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要在“”上下更大功夫,突出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要,反馈问题要严肃,整改问题要盯牢,不断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一、明确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网上办税系统技术管理工作。辽宁德睿会计网上办税系统和纳税人密切相关,确保网上办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网上办税系统技术管理和保障工作。二、加强技术管理,提升网上办税系统技术保障能力。辽宁德睿会计税务总局制定的《网上办税系统技术要求》,明确了网上办税系统的建设内容、技术架构、开发设计、运维保障、技术服务管理等要求。同时,为便于各地理解和学习,一并整理了2个参考案例《金税三期工程纳税服务平台项目介绍》、《宁波市国税局移动纳税服务平台项目介绍》。各单位应认真学习贯彻《技术要求》及参考案例,对于新建的网上办税系统,应严格遵循《技术要求》;对于现有网上办税系统改造,应按照《技术要求》升级完善,确保网上办税系统稳定高效、安全可靠,持续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审计服务有人认为审计(AUDIT)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其本质还是与会计有关。事实上,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全市审计系统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审计干部队伍。要强化建设,善于从上谋划、推动工作,善于从上看问题、提建议,确保审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强化能力素质,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审计干部专业能力。要强化从严监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止滥用审计监督权。